肺癌液体基因检测:临床应用经验与专家共识制定

作者:MTA肿瘤多学科专家组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3-11 17:16:55 来源:原创

本次会议讲课专家:曲昌发 郭洪斌

举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MTA)遵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相关指示精神,特邀国内各大三甲及肿瘤医院肺癌内外科知名专家进行制定肺癌液体活检临床应用的规范和专家共识工作。将进行一系列的专家研讨会来进行,最后通过现场会并邀请院士级专家参与共同定稿,欢迎各位肿瘤相关医生积极参与。

本次邀请知名肺癌专家:

曲昌发:主任医师 教授 哈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肺部二病区主任

郭洪斌:主任医师 教授 吉林省人民医院肿瘤综合科 主任

肺癌液体基因检测:临床应用经验与专家共识制定

协会常务副会长薛晓林博士及MTA领导、肿瘤MDT专家合影

液体活检:通常是通过抽血,而不是使用手术等侵入性的手段来检测标本中是否有肿瘤细胞或肿瘤相关产物。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CTCs是从肿瘤病灶脱离并播散到血液中的肿瘤细胞,这种细胞是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实时肿瘤生物标志物,CTCs的检测阳性常常意味着已经患有肿瘤或肿瘤的复发;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一种存在于血浆或血清、脑脊液等体液中的细胞外DNA片段,主要来自于坏死或凋亡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分泌的代谢产物。ctDNA可以用来做肿瘤基因突变的检测、指导后续分子靶向治疗;

循环肿瘤RNA:是肿瘤细胞分泌或死亡后细胞释放出来的小分子RGA。癌症患者外周血中的游离小分子RNA可能反映其对肿瘤生物学的影响以及治疗,有助于诊断,判断预后和治疗反应。

外泌体(Exosome):肿瘤细胞分泌到体液中用来在细胞间相互传输的物质集合(通常会以一个小泡的形式),这些物质通常包括一部分相关的蛋白质、DNA或RNA片段,是细胞间相互沟通的载体。外泌体携带的信息多样化,其中的蛋白质和核酸,均可用于癌症的早诊、复发监测、抗药性监测等相关方面的分析。

给癌症患者带来哪些好处?

肿瘤细胞具有变异的特点,对药物产生耐药,从而最终导致治疗失败。这种“获得性耐药”往往发生在用药一段时间后,肿瘤细胞会不断发生新的基因突变,有些突变使得它们对于药物不再敏感,药物的作用明显下降。会产生耐药性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

肿瘤液体活检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治疗方案的耐药性以及之后的影响,一旦发现指征,就能及时进行调整。这种无创监测大大降低了医生的诊治和用药难度,从而能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准确救治。

例如,平均8-14个月后,一线靶向药物治疗的肺癌患者的肿瘤会进展,多数是因为有其他基因突变发生,而导致耐药产生。其中T790M为最为常见的突变类型(约占50%),经常用于临床检测。

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

在临床有效性方面,目前,一个基于PCR的ctDNA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EGFR变异已获得美国和欧洲监管部门的批准。而且基于PCR法对NSCLC的EGFR进行ctDNA检测,以及结直肠癌的KRAS基因突变检测都已在欧洲实现商业化。这些ctDNA技术都已证明其临床有效性。

文献证明,ctDNA检测对癌症晚期病人治疗更有帮助,如果病人对之前治疗仍有反应时,或仍有疗效时就不适宜根据ctDNA检测调整治疗方案。


MTA秘书长 胡波

专家组负责人 屈立新

已邀请专家:

哈医大肿瘤医院胸外科曲昌发主任,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卢红阳主任,北部战区总医院肿瘤内科郑振东主任,南方医院胸外科蔡开灿主任,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张兰军主任,浙江医院肿瘤科刘杏娥主任,吉林省人民医院肿瘤综合科郭洪斌主任,四川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姚文秀主任,辽宁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唐域主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肿瘤内科戴朝霞主任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

https://live.polyv.cn/watch/266976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